“舒兰市平安镇各个危险水域水深是多少呢?”“哪些是曾经发生过溺水事件的水域?”“如何预防溺水”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舒兰市平安镇中心小学校开学第一课的课堂上找到了答案。为切实加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提升师生自我保护能力,舒兰市平安镇中心小学校一改以往单纯课堂宣讲的模式,组织教师开展防溺水教育专项实地考察,并结合身边真实案例,制作成针对性极强的安全教育多媒体课件(PPT),对学生进行“因地制宜”的安全教育,获得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安全教育课上,老师们利用这份“量身定制”的PPT进行教学。当学生们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熟悉甚至经常路过的池塘、河流变成了教学案例,注意力高度集中,反响强烈。“原来这个水塘有这么深啊,以前还真不知道这么危险!”一名学生课后感慨道。另一位学生表示:“老师讲的那个溺水案例就发生在我生活的村,听起来特别吓人,以后我绝对不会私自下河游泳了。”通过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方式,抽象的安全知识变得具体而深刻,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风险感知能力和避险自救意识。
从今年6月份开始,学校安全办利用课余时间实地深入到平安镇各个村屯的水库、池塘(共计8座水库,15个池塘,7条大小河流),录制危险水域现状视频,明确每处水域水深、危险程度、是否发生过溺水事件;同时,通过网络收集各地有代表性的溺水死亡事件视频。学校将收集下载的素材与录制的视频同本校曾经发生的溺水死亡案例相结合,“量身定制”成本校安全教育教学PPT,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防溺水能力,也确保了该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舒兰市平安镇中心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梁立国表示:“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容不得半点形式主义。这次将实地考察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尝试,是一次成功的探索。”据介绍,目前,安全教育PPT视频该校一共制作了10期,涵盖防溺水、交通安全、假期安全等内容。未来,学校将持续采取这种“接地气”的安全教育模式,将宣教范围推广到各个安全领域,全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图为安全教育课现场